热线::

0760 87188636

首页 新闻资讯 新闻中心 中山泸州商会组织会员到江西参观学习考察

中山泸州商会组织会员到江西参观学习考察

2021-07-16    346

中山泸州商会组织会员到江西参观学习考察


    2014年7月21日到25日,中山泸州商会组织会员到江西省的赣州市、南昌市、景德镇市、庐山等地参观、学习、考察。中山泸州商会会长邓明超,常务副会长陈治华、熊健、田兴华、廖兴春、谭慧文,副会长杨和焱、胡在英、郑明彬、陈川云、代其兵、胡在珍,秘书长胡登举等78人参加本次参观、学习、考察活动。
    本次活动,统一乘座两台旅游大巴车前往,统一服装、统一标志、统一食宿。活动目的:使商会会员增加相互接触、了解、熟悉的机会,加强沟通和交流;让商会会员进一步了解中山以外的各方面情况,增涨各方面的知识;锻炼和提高会员的各方面素质和水平。
   南昌是江西省的省会,共辖四县五区、一个新区和两个国家级开发区,总面积7402平方公里,总人口449万,其中市区人口196万,是全国35个特大城市之一。2200多年的悠久历史,赋予了南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红色故土、绿色家园、古色风情、特色魅力、金色田野,成就了南昌“雄州雾列、俊彩星驰”。今天,我们跨入充满希望又充满竞争、充满生机更充满挑战的经济全球化时代,南昌正凸现出特有的潜质和诱人的优势。
    南昌之名始于西汉,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派颖侯灌婴率兵进驻南昌,并修筑南昌城,定名南昌,取“南方昌盛”之意。唐宋为江南西道及洪前治所,为东南有名的都会,故又称“洪都”。
    赣州,位于江西南部,又称赣南,国土面积3.94万平方公里,人口918万,其东邻福建,南接广东,西靠湖南,北连本省吉安、抚州。赣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古称虔州,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公元前214年就有县郡建制;唐代,成为“五岭之要冲”、“粤闽之咽喉”;宋代,赣州“商贾如云”、“货物如雨”,成为当时全国36大城市之一;自唐代至清末,赣南中进士和状元550名;赣州三面环水,整个城市被章江、贡江两条江水所环抱,章贡二江在赣州合流为赣江,赣州的“赣”因此而得名。历史上许多名人雅士曾在此流连,大哲人王阳明曾在此讲学,辛弃疾的“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吟诵的也正是这里的景色,王安石、苏东坡、辛弃疾、文天祥、海瑞都曾驻足赣南,寄情山水,留下了许多墨迹华章;岳飞、戚继光、石达开等一批名将在赣南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1994年赣州被国务院批准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03年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赣州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共和国摇篮,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是中央红军气壮山河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出发地,是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中心区域,是新四军创建地之一。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战斗、工作、生活过,共和国9位元帅、7位大将、37位上将从这里走出,给后人留下一批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
    景德镇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且景德镇旅游景点独特。景德镇旅游特别以陶瓷旅游的影响力占强势。陶瓷把景德镇旅游事业推向了高峰,郭沫若先生就曾以"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的诗句来形容陶瓷文化对景德镇旅游的重要作用。景德镇的陶瓷文化在历史上对中国的影响非常深远,慕名前来景德镇旅游观陶的各地游客络绎不绝。景德镇旅游景点介绍:古建筑村等人文景观在景德镇完好的保存着;还有以屈原来命名的三闾庙;还有在全国罕见的浮梁古县衙;另有洪源仙境、月亮湖、历居山、阳府寺、翠屏湖等。景德镇旅游攻略:湖田古窑遗址,景德镇陶瓷馆,景德镇洪源仙境,黄泥头古瓷窑遗址,乐平古戏台,月亮湖,中国陶艺中心等都是景德镇旅游的主要景点,也是游客的必去之处。
    景德镇陶瓷的历史久远,古今中外的影响都非常大。中国及各地大量出土的景德镇陶瓷文物以及收藏界对景德镇瓷器产品的拍卖,印证出景德镇瓷器巨大的历史价值。
景德镇瓷器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瓷质“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景德镇陶瓷艺术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财富。景德镇瓷雕制作可以追溯到一千四百多年前,远在隋代就有“狮”、“象”、大曾的制作。当代的景德镇,瓷雕工艺精湛,工艺种类齐全,有园雕、捏雕、镂雕、浮雕等;千姿百态、栩栩如生;装饰丰富,有高温色温、釉下五彩、青花斗彩、新花粉彩等;艺术表现力强,有的庄重浑厚,有的典雅清新,有的富丽堂煌,鲜艳夺目。 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合称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薄胎瓷称神奇珍品,雕塑瓷为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品。
    庐山,又称匡山或匡庐,隶属于江西省九江市。位于九江市南36公里处,北靠长江,南傍鄱阳湖。南北长约25公里,东西宽约20公里。大部分山峰在海拔1000米以上,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云中山城牯岭镇海拔约1167米。 庐山雄奇秀拔,云雾缭绕,山中多飞泉瀑布和奇洞怪石,名胜古迹遍布,夏天气候凉爽宜人,是我国著名的旅游风景区和避暑疗养胜地,于1996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古人云“匡庐奇秀甲天下”,自司马迁将庐山载入《史记》后,历代诗人墨客相继慕名而来,陶渊明、谢灵运、李白等1500余位诗人相继登山,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名篇佳作。苏轼所写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形象描绘了庐山的景色,成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篇。
    有一种传说,早在周初,有一位匡俗先生,在庐山学道求仙。据说匡俗字君孝,有的书称匡裕,字子孝,也有称为匡续的。俗字是误传,俗、续二字罔音,也是传闻之悦。但现在普遍流传的名字是称他匡俗,匡裕很少有人知道了。为了方便,这里依照人们熟悉的称呼。此外,还有称匡俗为庐俗的。据说,匡俗在庐山寻道求仙的事迹,为朝廷所获悉。于是,周天子屡次请他出山相助,匡俗也屡次回避,潜入深山之中。后来,匡俗其人无影无踪。有人说他成仙去了。后来人们美化这件事把匡俗求仙的地方称为“神仙之庐”。并说庐山这一名称,就是这样出现的。因为“成仙”的人姓匡,所以又称匡山,或称为匡庐。到了宋朝,为了避宋太祖赵匡脱匡字的讳,而改称康山。
    另一种传说,在周武王时候,有一位方辅先生。同老子李耳一道, 骑着白色驴子,入山炼丹,二人也都“得道成仙”,山上只留下一座空庐。人们把这座“人去庐存”的山,称为庐山。“成仙”的先生名辅,所以又称为辅山。
    第三种传说,说是匡俗的父亲东野王,曾经同都阳令吴芮一道,辅佐刘邦平定天下,东野玉不幸中途牺牲。朝廷为了表彰他的功勋,封东野玉的儿子匡俗于邬阳,号越庐君。越庐君匡俗,有兄弟七人,爱好道术,都到都阳湖边大山里学道求仙。这座越庐君兄弟们学道求仙的山,被人们称为庐山。

上一篇:中山泸州商会参加中山市经济社会情况通报会 下一篇:军民一家 鱼水情深
首页
电话
留言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