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

0760 87188636

首页 新闻资讯 新闻中心 民生

民生

2021-07-14    277

第三十七期“城市论坛”暨第一期“《规划纲要》大家谈”聚焦行政审批改革

领导没空,可否授权审批?

 


  新一期的城市论坛前天在孙中山纪念堂举行



不少市民在论坛上频频举手,请求发言。

    核心提示
    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行政审批方式,是建设高效、阳光、廉洁政府的重要途径,也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2008年1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实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下称《 规划纲要》),明确了支持中山作为创新行政审批制度的试点城市,为我市深入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
    4月17日,由市委宣传部主办的第三十七期" 城市论坛"暨第一期"《 规划纲要》大家谈"以" 创新行政审批方式"为主题,围绕深入推进" 一网式"行政审批、完善政务综合电子监察系统和行政服务热线、开展基于无线网络技术的新型移动办公模式等方面的创新工作与市民展开交流探讨。

论坛承办单位代表
    ● 市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  丁  凯●市监察局副局长  万延生●市法制局副局长  赵小冰●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黄志国

“一网式”:审批更高效

    ●目前我市所有审批事项和政府服务性事项已纳入行政服务在线平台,并通过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两个门户进行审批、监控、预警、评估。自2004 年行政服务在线平台开通至今,全市532 个审批流程实现网上办理,占应上网审批事项的90%,日办理审批事项1000 多宗,累计办结超过105 万宗。
    ●从1999 年开始,我市共进行了四轮的审批事项清理,审批事项从原来的1404 项削减到现在的463项,市一级的审批事项已经全面取消。

    主持人:为什么中山能够成为《规划纲要》提出的行政审批改革试点?中山目前的行政审批有哪些特点?
    丁凯:我想先从中山行政审批特征开始讲,明白了特征是什么,也就能得到第一个问题的答案。中山的行政审批改革可以概括为两句话,一是"一个平台、两个门户",二是审批事项的清理。"一个平台"是行政服务在线平台,"两个门户"是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行政服务在线平台2004年投入使用,到今天已经有532个审批流程实现网上办理,每天办理审批事项1000多宗,累计办结超过105万宗。我市的"一网制"审批获得了一些荣誉,包括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去年我们委托做了一个课题调查,得到的反馈是群众对在线行政审批的满意度达到80%以上。
    第二个特点就是审批事项的清理,我市从1999年开始共进行了四轮的审批事项清理,审批事项从原来的1404项削减到现在的463项,市一级的审批事项已经全面撤销。去年11月省委省政府在中山开了一个创新审批方式改革的现场会,对中山的模式加以肯定。正是过去的成绩和历届政府的努力,才使得我们有条件被《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列为创新审批方式改革的试点。
    主持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之后,行政机构有哪些调整?
    黄志国:机构改革和行政制度改革是行政体制改革的两个主要的方面和关键的问题。中山市成为地级市20年来,我市一共进行了5次机构改革,5次的改革为我市建立起了一个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相适应的行政管理架构。特别是2009年2月底的行政改革,围绕着建设法治政府、服务政府和效能政府这个目标,大力对职能机构进行梳理。目前,我们的行政机构从434个精简到了32个,所有部门都严格按照《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市委市政府的相关要求进行调整。

    


全面监督:确保审批阳光

    ●行政审批监督主要有五个途径,一是电子监察,二是明察暗访,三是周五民声热线,四是政风行风评议,五是12345 热线。
    ●电子监察系统实现了对在线审批件和在线投诉件的实时监督,会对审批超时等现象发出预警纠错信号,甚至亮出"红黄牌"。

    主持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了,机构也作了相应的调整,可是在改革的过程中能不能还像以往那样依法行政?市民的利益又怎样得到保障呢?
    赵小冰:2004年,国务院出台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实施纲要》,文件中明确指出要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要清理行政许可项目,规范行政审批方式,规范行政审批手段,即把行政审批、行政许可作为推进依法行政的一项重要举措。
    在创新行政审批方式里,该怎么去贯彻依法行政的要求呢?我们主要是从"四个依法"方面来做好工作:第一是依法设立行政审批项目,没有法律法规规章作为依据的,我们一律要取消;第二是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来规范行政审批的流程,这也是第五轮行政审批项目调整的一项工作;第三是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内对行政部门作出准予或者不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而且要在法定的时间内送达当事人;第四是依法监督行政部门的行政审批行为,监督手段主要包括人大、政协的监督、社会的监督、司法的监督和政府内部的长期监督。
    主持人:在行政审批的过程中,光有制度还是不行的,还要有监察部门的监督,我们是如何去监督行政审批的?
    万延生:监察部门对政府的行政部门监督主要有五个途径,一个是老百姓比较熟悉的电子监察,第二个是明察暗访,第三个是周五民声热线,第四个是政风行风评议,第五个是12345热线。电子监察是在政府的服务在线网,通过电子平台进行对接,所有审批的程序和时间都可以实时监督和检查。如果超时,系统会亮红灯或者是黄灯,我们会在发生预警信号后进行跟踪、监督、检查。近年来有8个部门因此受到通报批评,在绩效考核中扣分。


未来设想:部分审批交中介


    ●以《规划纲要》为契机,继续深化行政审批的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效能创新。逐步取消一批国家和省决定取消的项目,前移一批政府服务事项给条件成熟的镇区,移交一批审批配套服务给社会中介,完善网络为主、多种载体结合的审批服务体系。

    梁晓绗(市委党校):是否可以设立贴近老百姓的社区办事中心,让老百姓办事变得方便、快捷?
    丁凯:如何让我们服务的代办点延伸到社区,延伸到村庄,让大家不出社区、村庄就能享受行政在线,这个是我们今年实施服务纲要计划的主要内容之一。要做到这点,就要引入一个中介组织的概念,这是目前政务外包在电子商务方面的一个重要探索方向,而能够探索承载这方面的中介,目前都还是以盈利性组织为主。但不管如何,这些方面我们主要有三个标准可以考虑:一是,涉及一些非组织性的程序,我们可以外包出去;二是,一些重复性的,同时当事人愿意和不涉及当事人行政隐私的,我们也可以外包;三是,有利于政府提高行政审批效率的,也可以考虑外包。同时,我们也在探索一种外包的收费制度,在不让当事人承担这笔费用的前提下,是否可以考虑先由政府垫付,来购买外包的服务。这又涉及计时和计件两个成本的监督,相对而言,计件的成本比较高,计时成本比较低。
    安妮娜(公司职员):以后能否通过手机上网来查询一些政务信息,进行网上审批等一些事项的操作?
    丁凯:我们也在考虑在一些部门实行移动办公,用手机来办公,市民用手机进行网上的查询和审批等相关的操作,通过网络对我们的监察系统进行对接,这都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
    张志平(中山移动):通过3G 网络,可以把一些基础的信息,诸如一些政府网站上的核心内容和市民关心的问题放到手机上去。另一方面,我们也会配合好发改局研究网上行政办公这项工作,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实现移动办公的功能。
    赵小冰:在新一批审批制度改革当中,我们还考虑在行政服务在线系统上新开两个窗口,一个专门受理行政复议,一个专门受理执法投诉。市民可以通过网上提出申诉,从而保护自己的权利和监督政府的依法行政。

 

■多方声音

推进信息共享提高办事效率

    ●希望网上审批流程加强信息共享,实现"一表式"对接,避免多次申请重复填写。
    ●突出"导购"作用,申请人可以直接把问题送到"导购"部门。

    陆培飞 (中山市现代服务业协会):中山的行政服务在线为市民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行政审批平台,在审批资源方面中山也做到了一定的共享。但是在审批方面,我建议还可以在某些方面做进一步的提升,比如说本地资源共享,服务场所的共享,通过什么渠道让我们的服务场所更加便利地接触到企业,接触到市民,可以在社区设置政务服务点。第二,在本地资源共享方面,我们的网络资源共享还可以更进一步。近期我看到地税局的税务登记申请可以在行政服务在线的网上进行了,这非常不错。同时,若能结合我们工商部门已经在行政服务在线的工商营业执照登记,进一步将工商营业申请和税务营业申请融入在一起,只要一张表,输入一次就能完成相关事项的办理。第三,服务审批环节的优化。快递公司有没有专门的快递服务为我们递交审批资料,以及有审批结果之后,能不能通过快递公司快速传送给企业和市民,这也是我们希望能够享受到的一种服务。
    刘学鹏(中山民建):我觉得行政审批应该有"四个化"。第一是行政审批的扁平化,通过把权力下移,服务到更广泛范围的目标对象;第二是行政审批的综合化,需要有个像"导购"这样的部门,我们的申请人只需要把自己需要办理的内容填表直接给到"导购"部门就行了;第三是行政审批的精细化,如果政府部门内部进行精细化,办事人在办理业务的时候,就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第四是行政审批的集约化,对一些大项目,如领导没空,可采用领导授权或权力下放的手段,以免产生延迟现象。在审批流程上的每一个节点,如某一个节点做不到,可采用替代方式,如指定一个人进行审批,通过这样减少时间,加快审批提高效率。
    一位市民表示:我希望政府方面能建立和健全相关制度,克服当前的一些问题,规范行政审批数量不要反弹,保证其向好的方面持续发展。

 


■疑问解答

行政审批并非越少越好

    ●行政审批事项越少并不代表城市投资环境越好,审批方式并非是数量单一体,而是相互的结合体。其清理也是不断调整、适应的过程。

    丁凯:有的市民觉得行政审批比较神秘,不知道它是如何批的,为什么要进行审批。说到底,行政审批就是政府的公权,怎么介入社会以及它介入的深度,都是要弄清的问题。关于行政审批,首先我们应该要有个观点,它并不是数量的概念,并不是说行政审批的事项越少就越好。我们可从各个城市比较来看,珠海有535项,昆明只有96项,大连有262项,我们能说审批事项越多,城市的投资环境就越差吗?我们能说审批事项越少,城市的投资环境就一流吗?其实并非如此,因为审批方式并非是个数量单一体。各地在审批事项的设立上有各自的因素,有些是大项目套小项目,有些是项目减少了但钳制条件增多了,所以不能单纯用数量来衡量审批方式。第二,审批数量的清理,是一个不断调整适应的过程。在这有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审批的依据、审批的环节能否公开。其实,我们推行网上审批一个最重要的亮点就是,公开、透明,因为所有的依据都是可以在网上看到的,我们用几天去审批也是可以看到。

上一篇:泸州老窖 下一篇:中山泸州商会会长中秋致辞
首页
电话
留言反馈